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2:29    次浏览
肌张力障碍以持续性肌肉收缩为特点,主要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的不自主痉挛和缓慢扭转,其动作无规律且多变,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,安静、放松时可减轻,深睡时消失。ITD的临床表现与起病年龄有很大关系,20岁前起病者绝大多数表现为全身性,成年期起病者多为局灶性,节段性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。按起病年龄可分为以下两型。1﹒儿童起病型 多于5~15岁起病,常先累及下肢或上肢,早期表现为行走时间歇性足内翻,下肢近端受累时出现怪样的步态或弯腰步态,远端受累时出现足跟着地困难,患儿向前行走时肌张力障碍导致特殊的腿部抽动,而背向行走、跑步或跳舞时可以正常。以后病情进展,近端受累较为突出,发生脊柱前凸,颈肌受累时出现斜颈,面肌受累时出现鬼脸。病情进展速度不一,大多于起病后5~10年内进展明显,以后进入相对稳定期。2﹒成人起病型 较多见,是儿童起病型的6倍,病程相对良性,多先累及颈、面、下颌、上肢,很少累及下肢,多年后仍多数局限在首发部位,致残率低。